跨越山海 共襄卓越 | 我校师生赴匈牙利塞梅维什大学顺利完成“2024年卓越医师国际化培养项目”交流访问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2024年卓越医师国际化培养项目”实施精神,加快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未来医师科学家和卓越医学人才,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支持下,学校选派附属北京口腔医院1名教师和5位长学制本科生,赴匈牙利塞梅维什大学(Semmelweis University)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国际交流访问学习。
此次交流由附属北京口腔医院牙体牙髓教研室青年骨干教师张海英副主任医师担任访问学者及带队教师,全面统筹安排学习、生活与安全保障工作。交流访问旨在深化国际医学教育合作,是医院国际化战略的重要实践。项目自启动以来,始终坚持高站位组织、高标准执行、高质量推进,彰显了学校在新时代医学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战略眼光与务实行动。
行前筹备科学周密
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卓越医师专项,附属北京口腔医院首次派出师生团队出国访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此次出访任务并多次与学生开展座谈交流。出访前夕,在专题行前工作会上,白玉兴院长为师生们提出“三个关键词”:“安全为基、学术为本、文化为桥”,并就组织纪律、安全保障、文化交流等方面进行详细指导,勉励大家肩负使命、展现风采。教学办公室赵丽颖主任、韩秀欣书记分别就交流学习目标、任务落实、安全防范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等方面作出周密安排,确保每位同学都能“带着目标出发、带着成长归来”。团队成员也表示将“牢记嘱托,不负使命”。
为助力同学们顺利适应海外学习与生活环境,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组织海外安全行前教育培训专题讲座,为同学们的安全保驾护航。
项目部署高效有序多维融合彰显风采
在学习生活中,同学们积极参与塞梅维什大学的临床见习与教学课程,深度体验其严谨的课程体系、先进的考核机制及各类临床操作和理念,并就中外医学教育差异、公共卫生实践等展开交流,体现出良好的专业素养与国际表达能力。在访学最后一个月,同学们在塞梅维什大学师生交流活动中,围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新院区建设及大五临床轮转制度”进行了专题展示,全面介绍了口腔医院教育改革成果与学生培养模式,充分展现了学校口腔医学专业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与良好的综合素质。塞梅维什大学的老师对我校同学的出色表现表示高度赞赏。
张海英老师受邀在塞梅维什大学牙体牙髓科先后进行了口腔医院及牙体牙髓科的介绍,并展示了一例手术机器人辅助显微根尖手术的病例,展现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医疗水平和科研水平,以及学校年轻骨干医师的风采,获得在场专家的一致赞誉,多位青年医生表示想来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进行交流学习。
在推进学术交流的同时,情感联结亦在悄然发生。张海英老师代表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向塞梅维什大学校方领导和老师赠送了精心准备的文创纪念礼品,为本次交流活动注入了深厚的人文温度,也进一步拉近了两校间的情感距离。塞梅维什大学方面对礼物表示由衷的喜爱和感激,认为这份礼物不仅象征着两校间的合作情谊,更是中匈医学文化交融的美好见证。
踔厉奋发启新程
本次“卓越医师专项”交流学习不仅是一次开阔视野、积累经验的宝贵机会,更是一次增进友谊、深化合作的实践探索。通过深度融入国际一流医学教育体系,学校师生不仅在学术上实现跨越,也在文化沟通、团队协作、国际视野等多维度获得全面提升。
此次出访,充分体现了学校在新时代背景下,积极响应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坚定推进医学人才国际化培养路径的决心与能力。未来,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拓展国际合作广度与深度,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构建全球协同育人新格局,努力培养更多能够引领未来的“大医生”“好医生”“未来医学科技领军人才”。使命在肩,奋斗不息。学校将继续以“卓越计划”为引领,锻造高水平国际化医学人才队伍,奋力书写新时代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国际篇章”。